成功故事|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–数据赋能下的个性化成长之路

成功故事>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

在AI技术重塑教育形态的今天,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(Shanghai Concord Bilingual School SCBS)正上演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。这所国际化双语学校通过构建”数据驱动+人文关怀”的双轮驱动模式,成功破解了双语环境下阅读教学的三大难题:学生水平参差、家校协同低效、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。这场以数据为支点的教学变革,不仅让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可视化成长,更为新时代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样本。

本期成功故事小睿为大家分享的是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urriculum——Teacher Helena带来的学校教学案例分析,深入剖析其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地情况与效果分析,旨在展示该校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探索成果,为教育界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。

成功故事

智能平台构建教学新基建

1. GL数据系统:打通家校共育的数字化桥梁

学校选择GL系统基于三大核心考量:

A. 区域适配性:覆盖中国及东南亚地区,精准匹配以中国学生为主的生源结构

B. 课程体系兼容:严格遵循英国国家课程标准,与校本课程形成有机衔接

C. 沟通可视化:通过家长端清晰报告,直观呈现学生阅读年龄、能力发展曲线及超越同龄群体百分比数据,年度家长满意度提升27%

2. 睿乐生阅读平台:打造游戏化学习生态

A. Accelerated Reader模块建立”阅读积分-奖励兑换”机制,学生可通过累计积分获得额外游戏时间或实体奖品

B. Star Reading测试每年实施4次高频评估,数据自动生成小组能力矩阵图,为教师分组教学提供即时依据

C. myON电子书库解决纸质资源损耗难题,假期使用率同比提升45%

3. 多材质阅读资源提供以及多方式支持学生独立阅读

A. 纸质书库保留经典文学深度阅读体验,配置专业图书管理员进行阅读指导

B. 电子资源实现24小时无障碍访问,疫情期间保障90%学生完成指定阅读任务

C. 建立”书籍漂流”制度,记录学生纸质书借阅轨迹

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教学实践

学校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多种评估工具,如PT系列、NGRT、Star Reading 等,并根据实际需求和工具能提供的信息来灵活选择和调整。

| 动态评估体系搭建

  • 工具组合策略:PT(每年2次)+Star Reading(每年4次)+幼儿园衔接数据,形成跨学段追踪网络
  • 基线测试创新:建立”夏季-秋季”数据对比模型,精准识别假期学习损耗,2022年数据显示9月阅读能力平均回调11%

|个性化教学实施路径

  • 需求识别:通过基线测试锁定15%的英语薄弱生群体,包含转学生(38%)特殊需求生(20%)
  • 分层干预方案:
    一年级:集中6周自然拼读训练,补齐基础能力缺口
     五年级:设置”词汇急诊室”,每周3节专项辅导课
    混合能力班:实施”1名教师+2名助教”的协同教学模式
  • 动态调整机制:每月召开数据解读会,针对红色预警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契约

|教师数据能力培养

在学校中培养数据文化至关重要,教师需要理解数据才能应用数据。因此,坦诚交流是这一切的前提,积极参与与同事的交流,理解不同数据代表的含义,并且从别的同事的经验中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数据带来的启示。学校还会针对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对教师进行培训,例如,学生在使用iPad进行测试时,会因为这是iPad而以游戏的心态对待考试,那么教师需要通过这一现象对孩子进行培训,告诉他们这些测试以及数据的重要性。此外,教师还肩负着环境创设的职责,例如:如何改变教室环境以适应所有学习者,考虑教室的布置、打印纸张的颜色、屏幕颜色等对学生的影响,像在一年级和二年级,教师会根据培训内容更注重为学生制定日常规范,帮助学生提高拼写能力,根据需要布置额外作业等,通过培训提升教师运用数据和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,从而更好地支持学生学习。

分层教学策略的立体化实施

|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调整的分组策略

在学校教学中,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,这是老师们面临的普遍挑战。在我们学校也不例外,尤其作为一所双语学校,情况更为复杂。

对于一年级,我们根据学生的分数进行分班,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教授能力稍低的学生小组;而二年级开始老师则会依据相关数据,将全班学生进一步细分成不同能力层次的小组,开展针对性的阅读活动。

|分层教学中的干预措施

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学习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,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。

三年级方面,上学期针对部分学生,我们尝试将图书馆课与干预课分开进行,英语老师带一半学生去上图书馆课,而另一位老师则针对另一半学生围绕发音、单词识别、交流等方面进行干预。

虽然这一方式仅持续了一个学期,因为时间协调等问题不太可持续,但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,从测试数据来看,急需干预的学生占比有所下降。

五年级,学校每周会安排一节专门针对特定阅读需求的主题课来进行干预,聚焦学生阅读技能方面的薄弱环节,不过由于学校整体课程安排较满,有时候难以保证每周都能开展。

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开展

家长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。

一方面,我们会定期向家长发送各类报告,比如学生的阅读测试成绩、学习进展情况等,同时在网站上提供家长指南,详细解释专业术语以及系统的使用方法,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。

另一方面,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,例如五年级的家长参与度就较高,毕竟学校有86% 的五年级学生能够升入本校初中,这也让家长对学校更加信任,愿意配合学校共同助力孩子成长。

在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学校的实践案例中,可以看到教师在利用多种方式不断探索、改进,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,助力他们在阅读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,也希望这些经验能给其他学校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。

Iconlogo

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

中国上海